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致公风采 > 党员风采

做一个春风化雨的“和事老”——记致公党党员苏鹏

作者:徐州致公 发布时间:2015/7/23

编者按:

人民调解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,是诉讼程序之外化解矛盾、消除纷争的解决方式,也被国际司法界誉为“东方经验”。

2015723142120145.jpg

近年来,随着我市汽车交通流量的迅速上升,各类交通事故数量的不断攀升,小则擦碰,大则伤亡,事故中产生的各种赔偿纠纷亟待迅速解决。徐州交警支队按照省、市的相关要求,在拓展调解渠道、化解矛盾纠纷、促进警民和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推行了轻微交通事故自行和解、人伤事故一体调解等举措,在全市(含县区)13各交通事故处理中队设立了“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室”,公开招聘了40多名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员,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推行行政调解、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等多种调解方式相结合的集约式调解机制。使交通事故调解成功率达90%以上,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信访、缠访案件逐年下降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
这些具有坚定社会责任感的人民调解员,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。他们内诚于心,外信于人,维护法律尊严;他们穿针引线,铺路搭桥,弘扬和谐力量。苏鹏,就是其中一位,他是中国致公党党员,同时也是徐州市鼓楼区交巡警大队司法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员。

刚走进苏鹏的办公室,有两块字画牌匾映入眼帘:“天道酬勤”、“品为贵”。苏鹏说,他自幼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,父亲一直教导自己,工人阶级的孩子就要做工人阶级的孩子应该做到的事情,天道酬勤人道酬诚,做人做事人品第一。做事务求严谨,不能颠倒黑白;做人不能忘本,凡事遵守承诺。用苏鹏自己的话说,这可以用一个“道”字概括, ‘自然为本’、‘阴阳和谐’、‘谨守虚静’是自己时刻在探索的思想精髓。

苏鹏自2014年7月开始接触交通事故司法调解工作,虽然从事调解工作时间不长,但是由于长期在合资汽车4S店从事售后工作,积累了宝贵的交通事故处理经验,沉淀了丰富的人生阅历,加之优秀人品带来的良好的亲和力,成绩显著,很快获得领导和老同志的赞赏和认可。

近一年来,他勤奋工作,以做一名无私奉献的义务调解员为志向,在单位无法按时发放工资补贴的情形下,依然忘我工作,虚心请教调解技巧,月均处理10起交通事故司法调解工作,截止到2015年6月,累计调解纠纷100余起,群众满意度100%。对常人来讲,调解交通事故纠纷难度相当大,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“负能量”,一旦处理不好极易引发上访、聚众闹事,因此首先就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,一方面要设身处地理解群众,安慰群众,另一方面也要沉着冷静,机智应对,争取尽快散去调解双方心头的怨气。

“做调解,就要公平公正,有理有据”

纠纷调解不仅仅是说服教育,这可不是磨磨嘴子就能做到的,废话说多了只会让人厌烦。苏鹏说过:“做调解工作要有理有据,有法可依,说出去的话字字可考据,句句有分量。”2015年过完新年不久,徐州市淮海西路与复兴路交叉口发生一起车祸,双方车辆均有损伤,争吵不断。苏鹏同志接到这项调解任务后,认真核实事故情况,然后微笑着请双方当事人简要罗列自己的思路,面对调解员,双方当事人反而暂时停止了争吵,沉默以对。“你们这样吵,无非是想为自己争口气。那这样吧,交通事故已经发生,也比较容易认定责任,大家无非是想有一个公平公正的方案,是不是?大家听听我的意见,好不好?”随后,苏鹏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,条理清晰。双方当事人脸上的“乌云”逐渐散去,纷纷点头称是,一场一触即发的“战役”消亡于无形。

“学会换位思考,设身处地的为群众考虑”

调解工作是繁琐的,不仅要具备充足的精力和热情,有时候也需要有一定的智慧和胆识,作为一名调解员,要勇于挺身而出,控制复杂局面,才能防止矛盾激化。2015年2月,苏鹏就碰到了一起惨重的死亡交通事故。在调解过程中,双方对经济赔偿问题产生严重分歧,死者一方的叔叔代为出面谈判,但因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,无法控制情绪。另一方则因担心遭遇讹钱,也在试图推诿逃避一些事故责任。小小的办公室挤了十几号人,调解现场气氛紧张,剑拔弩张,说话稍有不慎,就会出现争斗事件。苏鹏一方面安慰双方情绪,另一方面审时度势,认为双方代表都不是直系亲属,而且人多口杂无法调解。因此,果断决定暂停调解并告知双方亲属说今天大家都被悲痛、愤怒冲昏头脑,无法坐下来理智沟通,稍有不慎就会火上浇油,建议大家推选一位说话比较有分量的直系亲属,明天再来。

之后,苏鹏通过到事故现场查看,到事故大队咨询事故情况,翻阅相关法律法规,对事故有了更客观详实的认识。第二天调解现场,苏鹏将双方代表分开,其余人则被统一安排到休息室等待,通过采用“背对背调解法”,分别做双方代表的思想工作,耐心地讲解无论在效率、精力,还是经济上,调解都是解决纠纷最好的途径,是对双方都有利的,双方应努力换位思考,为双方考虑,才能化解矛盾、解决纠纷、实现双赢。经过他的努力工作,最后双方均作出了让步并达成调解协议,使这起交通事故纠纷得以圆满解决。

苏鹏明白,进行调解时面对要承受失去人身财产甚至亲人痛苦的群众,不仅要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更要明之以法。于是,他边干边学,不仅系统学习了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、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》、《民法》、《刑法》及《保险法》等相关法律,还结合工作摸索出了怨气疏导法、循序渐进法、换位思考法等多项调解经验。

尽管取得了不错的工作成绩,但是苏鹏一直把自己当做一名义工来看待,用自己的无私奉献,为人民群众做更多更好更快的调解服务。苏鹏认为,和群众沟通特别是要学会换位思考,将心比心,只有走进群众心中,通过家长里短式的沟通化去群众的怨怼,一味的居高临下只会适得其反。他说:他们到这里参加调解,就是我的信任。对他们而言,或者损失财产,或者人身伤亡,本就很痛苦,我如果不能设身处地,以真诚换取信任,以公平赢得尊重,我无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,对不起自己一直在领悟的“道”。

在和苏鹏交谈的过程中,他满怀对家人和女儿的愧疚,为了圆满完成调解任务,苏鹏经常顾不得吃饭和休息,加班更是家常便饭,常常连续几个周末都没有休假。对普通人来说,周末本就是和家人团聚的时间,带着家人逛逛商场,带着女儿逛逛公园,但是对苏鹏来说,周六周日能够休息几乎是奢想。“我们再苦再累都没有什么,当看到当事人尽释前嫌时,这种成就感是无法言表的,会让你感觉之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。”这就是苏鹏,一名人民调解员的心声。